越南竹子漂洋過海

 

 

過客

 

談到竹子,中國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有一首著名的詩: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竹子以其虛心、亮節,擬人化地被視為君子;松、梅、竹並稱歲寒三友,成了畫家筆下永恆的題材。越南竹子更是鼎鼎大名。

越南國花之爭

一個國家除了國歌、國旗,還要有國花,已成了大家的共識;但爭論了很久,至今我們還沒有一個可行方案上呈國會批准。

遇到敝南定同鄉,越南小姐奇緣,她挺起驕人的胸脯:小妹就是國花,幹嗎還要捨近求遠?是的,她是解語花,色香俱全,但不能代替無語花

根據網上資料,截至2011年元旦,評比數據如下:讚成荷花占40.3%,黃梅花33.6%,竹花9.5%,桃花8.2%……荷花的獨尊地位不容置疑——最近在胡志明市的民調顯示,讚成荷花還達到70%

吾師阮麟勇教授提供資料,世界上以荷花作為國花的計有: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埃及。難道我們找不到別的花作為自己獨特的名片?日常也見不到誰用荷花擺設,情人節也看不見情侶送荷花,教師節也不獻荷花。越南荷花也不普遍,北方山區許多人壓根兒沒見過荷花;據南部風土作家山南,越南南部荷花是外來植物,同塔梅人誤把睡蓮當作荷花。詩句塔梅最美的是荷花……”是詩人保定江的創作,不是民謠。

令我費解的是,竹子居然高居第三名,比桃花還高,試問有誰見過竹花?竹子屬禾本科,平常靠根莖(竹筍)無性繁殖,30——60年才開花。竹花跟稻花一樣,是風媒花,一點兒也不漂亮,竹實可以煮飯,味道跟米飯差不多。竹子開花後,完成有性繁殖,竹林也就成片枯死,以竹葉為主食的熊貓也跟著大批餓死。

 

上述評選反映越南人民對竹子的好感,評選國樹我看還差不多。越南從南到北,竹子無處不在,越南北方村落被竹子層層包圍(下圖),竹叢也就成為村落的代名詞。河堤用竹子加固,因而詩人濟亨寫下形象的詩句:河水清見底/翠竹來梳理

上世紀50年代,越南北方曾放映著名的波蘭紀錄片越南竹子,使竹子名噪一時,成了越南民族不屈、團結、清高的表征。料想不到,它堅韌的生命力到國外可闖了大禍。

 

竹子如何淪為惡竹

我從越南竹子的形象吸取靈感,去年三月,我寫了篇散文越南紡織業的一線曙光,參加中國蘇州聖竹杯征文,僥倖獲得優秀獎,並從網上得到很多反饋。許多網友提醒我,不要輕信蘇東坡老頭子一派胡言,竹子的罪過簡直罄竹難書

根據台灣報人黃寶芝提供的資料,她在美國喬治亞洲亞蘭大市的一位友人張甜甜回憶道,10年前,她受不可居無竹詩句的感染,在後花園栽了一叢竹。四年過去,20竹影婆娑,頗有謙謙君子之風。到了第五個年頭,一陣春雨過後,十來根嫩筍破土而出,一家人狂喜,捨不得食用。想不到春眠不覺曉後,竹筍全部被松鼠咬得七零八落,使她不得不覆蓋一張網防備松鼠的入侵。

相處無間的時光一瞬即過,她發覺這些竹子原來竟是霸氣十足,想佔地為王。經過四年養精蓄銳,盤踞在地下的根莖已糾結為黨,聯成一個龐大系統的組織,一旦冒出頭來就肆無忌彈地在她家後花園裡到處亂鑽,一夕之間竟從地面上冒出成百棵竹筍來,眼看就快要佔領了她整個後花園了。她夫妻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鏟鋤,但都白費勁。她只好花了三千美元請專家用鐵腕手段斬斷其根去其後患,並兼施圍堵政策,用鐵片塊在地下把竹林圍繞起來,又用農藥除草劑噴灑其周圍地帶,力圖阻止這些不識趣的竹子在她家後花園繼續滋生。砍下的竹子及其地下根莖組織足足載滿了一卡車。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今年雪消後,惡竹又故伎重演,30根竹筍又破土而出,洋灰地面也擋不住。再沒有誰敢食噴過除莠劑的竹筍,連松鼠也不敢沾唇。假如蠻橫的竹子越過邊界,侵犯鄰居,那可不是玩的,要吃官司。難道要再花冤枉錢?實在進退維谷。

看完黃寶芝君的報道,我剛託人到河內買幾公斤北方特產豬舌筍,心中想道:假如能有美國家居那樣寬敞場地,每年有成百跟竹筍享用,我一定再寫文章歌頌我們的國樹

一位澳洲朋友告知,竹子的禍害是人們不注意竹子的侵蝕性使然。澳洲已培育出一種非侵蝕性non invasive clumping)竹子,可以放心讓竹子長到五米高,人竹相安無事。這應該是懂得節育的竹子。

 惡竹應須斬萬竿

蘇軾愛竹,詩聖杜甫卻是以惡(唸ㄨ去聲)竹聞名。詩聖曾在成都草堂居住,後來他離去,草堂荒廢了三年。他回來時,見到他喜愛的松樹沒長高,只有竹子耙庭犁穴,把草堂鬧翻了(下圖)。他深痛惡絕,惡竹這個不雅的稱呼也是他起的。他也留下跟蘇軾不相伯仲的詩句: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中國主席習近平在發動反貪污腐敗是也引用了上述詩句。

 

竹子是越南人民的好朋友,我從未聽到誰說竹子的壞話,怎麼到了國外,就作惡多端?不好說,其道理應該是橘越淮為枳吧。

 

 

 

 

其它留言

计数器统计

  • 访客: 3137745
  • 在线: 10

東南亞華文詩人網
www.sea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