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讀小詩/向明

孫中山銅像/ 熊國華
「用剪斷的辮子做一根
黑色手杖
敲醒沉睡的大地」
向明讀後:人物詩很難寫,尤其寫嚇嚇有名的大人物。可以用很多很長的文字為大人物立傳,但是用僅僅廿个字的詩,寫盡一個人物的一生,而且讓人讀來就代表活生生那個人,那這枝詩筆真得有点功力。在古典詩人中,唐杜甫的<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憾失吞吳」,這首五言絕句真可以說高絕千古,前面兩句在讚揚蜀相諸葛亮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勢。後兩句則又回溯到諸葛亮獨創的江中「八陣圖」奇妙韜略,江水依舊滔滔繞着那由六十四堆巨石砌成不動的八卦陣式在流轉,然而他的主公劉備卻失誤吞滅吳國,致使他联吳抗曹的統一大業遭到中途夭折、終至含憾以殁。廿個字把諸葛亮的一生功過全都概括進去,不得不令人叫絕。
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他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成敗功勳,絕對高過三國時的蜀相諸葛先生。他的事蹟己經有數不清的書寫文字和影像音聲追懷記錄。他的塑像凡有中國人的地方都可見到,唯有豎在廣州龍頭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這一尊,右手拿着手杖,左手义腰、氣宇軒昂的立姿塑像分外不同、初看以為是美國的林肯總统像的複製,因那處地方也是「國際詩林」的各國詩人石碑所在。此詩作者詩人熊國華教授就在附近大学任教中國文學,每日路過不由得想到滿清入關後要求漢人要遵滿制不可蓄髮、有所謂「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嚴苛限制。漢人不滿反抗,曾造成不少寃獄,待到清末、滿清政府終於稍作讓步、仍不許蓄髮,惟可在頭頂留一枚銅錢大的一小塊長出數根頭髮結成小辮子,後來又放寬成五枚铜錢大的一塊可留長髮、這就是後來被諷刺為「豬尾巴」的清朝制式辮子髮型。熊教授利用孫先生建立民國後廢除清朝陋規,民眾可以剪掉辮子自由蓄髮,再自黑辮子联想酷似銅像上着地的黑手杖,由而形成以手杖敲醒沉睡大地的這一驚人且從未有過的駭人意象。這三行僅廿個字組成的一首小詩、其含意和張力超過一部厚厚的中山先生傳記,憾動整個中國近代史。
sea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