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屈原

 

/于而凡

 

 

端午节不谈屈原过不起。谈屈原不外谈他的诗人身份和他的爱国情操。屈原作为中国人民的爱国形象大使,相信无人会否认。可是很少人来追问,中国历史有好多有名的爱国志士,为什么独选屈原作代表?

 

要回答这问题,我们应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屈原活在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战事频繁,统治者频更换,国疆无定国号无恒,是充满变数的时代。在那年代,好多有志之士都满怀抱负治理天下的学说,周游诸国,寻求安身立业之地。可以说,那里能重用,那里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让自己在乱世中有所作为,那里就是他的献身之地,更换献身国是很平常的事,祖国这理念还没在他们心中发芽,像孔子那样的大教育家也是如此。

 

而屈原就不一样,他把个人的命运跟家国紧梆在一起。别的名士被弃用,定会去别国找出路,而他却跑到江边吐离骚发天问,等待能重回首都的一天。首都沉沦国亡后,不堪重负的他就选择与国同亡。汨罗江这一跳,就把祖国这理念,重刻在华夏子女的情怀中。从他开始,这理念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志士的献身精神,于是有了岳飞的精忠报国,于是有了文天祥的正气歌。一切都是屈原做开头!

 

以上是普通大众崇拜屈原的原因,而文人仰望屈原的方面就有点不一样。作为诗人,屈原也是中国文人诗的开山鼻祖,他之前,中国诗歌是无名者的天下,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签名的诗人。不仅如此,他也是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名著离骚是中国最长的诗歌,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奇幻的仙境作象征,大量运用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他的浪漫诗风在现实主义当道的中国诗歌长河中尤其显得珍贵。

 

诗艺之外,屈原崇高的思想,令离骚与他其他诗作散发出永恒的光芒。就是通过他的多篇诗作,我们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且看他诗中的名句: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表现了洁身自爱,不随波流的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追求真理,不怕困难的恒心;"“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示在乱世中,诗人始终维持应有的清醒。

 

这些理念,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始终鞭策着他们坚持真理追求理想的心和行,这就是屈原文学影响力的伟大之处。

 

 

 

其它留言

计数器统计

  • 访客: 3138140
  • 在线: 7

東南亞華文詩人網
www.sea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