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闗係的基礎與展望 /陳扶助
【加注:我居菲近七十年,为促进中菲友谊,以一得之愚,提出了若干办法,虽然参赛落选,仍希望某些建议能付诸行动,为中菲友谊做点实事。】
(一) 導言
中国位於欧亞大陸東端,與菲律宾隔着岛礁错落的南海,水域相连,地缘关系千丝万缕。古代先有车驾而后造舟楫,所以和南洋群岛的交往,晚於接壤的中南半岛。根据文字记载,中菲交往的历史,可溯自千年前的唐宋时代,由少数沿海商贾。易货谋利,進而移民通婚,文化交融,逐步發展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睦鄰邦。
笔者想用务实的思维,阐述两国关系的已然及未然,提出些具体可行的建言。
(二)消除文化隔阂的设想
历史孕育了文化,文化又创造了历史,中华民族和马来民族,由於地理环境和历史经验不同,某些差異是很明显的。菲律宾历经西班牙三百年的殖民统治,十九世纪末又被低价转卖给美国,直到一九四六年才完全独立。岛民长时间接受欧美教育的熏陶,以天主教为国教,以英语为官方和教学的表達工具,脑子里装的是西方思想,心理上对西方的强权,有忌惮也有畏服;对第三世界的社会制度,奋鬥目标,或支持或排斥,造成了意识形态分歧,影响了团结。
中国固有的崇高理念:窮则独善其身,達则兼济天下,用白话解释就是:中国政府首要任务,在乎完善国内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福利,行有餘力还要帮助别的国家,讓他们都过上安康的生活。相信大部份菲律宾人对上述理念,若不是闻所未闻,就是将信将疑,要传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取缔弱肉强食的叢林法则,必须有耐心,有计划。道德经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於累土,我建议:
1, 组织中菲文化交流的机构,最好要有会议场所及图书阅览室。
2,定时或不定时举行相关的学術讲座。
3,用中英菲文出版双方论述的观点。
4,双向派遣公费的留学生及青少年夏令营。
5,由官方或民间资助媒体工作者赴华採风。
(三)经建合作前景亮丽
中国大陆位於北半球的温带,而菲律宾是热带岛国,土壤气候,自然景观各具特色。水果類如椰子汁、芒果乾、海産類如石斑鱼、红膏蟳、大陆人普遍喜爱,视为珍肴美味。而哈尔滨的冰雕,江南的亭塔廊桥,险峻的五岳峰峦,雄伟的万里长城,岛民也难得登临,故此旅遊業,土特産,都潜在無限商机。
在家用电器,服装玩具等轻工业,造船机械等重工业,中国起步较早;而菲律宾的地下礦藏,尚未開採,農耕水産,仍待科学技術的提升,中菲两国可取人之长,補己之短,合作的範围大,好处多。
杜特地政府曾慧眼考察过中华大地的基建工程,有心在三大群岛之间,建立现代化的交通系统,如果继任者具有相同逺见,想当然中国会鼎力协助,为促進友好邦交,繁荣彼此的经济民生,携手谱寫合作双赢的精彩蓝图。
(四)切实能辦的交流项目
廣義的文化,包括哲学历史艺術,科技和体育等等,中菲文化交流可發挥的层面甚廣,如所週知,大陆各大城市的娱乐界,聘用了不少菲律宾去的乐师和歌舞演员,岛民天性乐观開放,唱歌跳舞,是传统的强项。新中国建立后,中央领導很重视体育运动,從十多亿群众中精挑细选的尖子,在许多比赛场合奋勇拼搏,成绩斐然,历届奥运会金牌榜都跻身前三,在桌球、举重、跳水、女排各方面,创造了辉煌纪録。岛民则普遍爱好篮球和拳撃,拳王和篮球明星都成为岛民家喻户晓的偶像。双方可选择优势项目,交换培训,组队巡迴表演,既達到相互借鉴的目的,又能营造民间親善的情绪。
舌尖享受乃无国界的共同嗜好,中华料理走红地球村,京粤美食遐迩闻名,谁学得烹饪技術,终身受用。我们资助若干学员去南翔技校学習厨艺,毕业後返菲势必代代相传,食客口碑不胫而走,这种无偿投资,所费不多但影响深远。
华族生活習惯異於西方,我们夙兴夜寐,勤俭创业,粒积了可观财富,自己捨不得享用,对岛国的水火天災,则争相解囊,当仁不讓,每年度付出的慈善捐款,数目庞大。有必要组织一个基金会,有对象有系统地支持中菲文化交流的活动,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环节,乃能持续發展,瓜瓞绵绵。
记得袁隆平院士,生前曾数十次访菲,为传授雜交水稻的种植技術,风塵僕僕,不辞劳累,岛民因此获益匪浅。中国近年来在鱼虾水产的养殖,果蔬提质增产的研究,藉科学实验绩效卓著,若把有关技術介绍给岛民,帮助他们搞好经济,改善生活,豈不皆大欢喜。
(五)警惕国内外的政治暗流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它掌握在救世主的手中,众生便获得福祉,但魔鬼更渴望拥有它,用它来制造国际社会的矛盾,撕裂族群的和谐。菲律宾在西班牙统治时代,曾發生六次大规模屠杀华侨的惨案,起因都是统治阶层为了鞏固政权,对假想敌心生疑忌,遂传令兵卒,挥舞屠刀,戕害无辜,犯下了人神共愤的滔天罪行!
最近半世纪,中国励精图治,和平崛起,令华盛顿深感不安,牵连到中菲关系波澜起伏,南海许多犬牙交错的岛礁,竟成为中菲磨擦的敏感地带。美国为此精心策划了海牙临时法庭仲裁案,把糖衣毒药渗入领土争端,给受益方注射了爱国精神亢奋剂,从此菲方異口同声,在主权争议中打了死结。
类似南海仲裁案这种政治产品所包藏的祸心,可能祸延数代,英国伪造的麥馬洪线,韩日独岛之争,都因小片土地,留下无窮隐患。中国主张搁置主权,共同開發,仍是解决问题,兼顾现实的权宜办法。
未来的中菲关系,或许是陽光灿烂,或许是风雨飘摇,犹如沧海航行,舵手和压舱石是稳定的关键。舵手是领袖,压舱石是民意。所以搞好中菲关系,人人有责。根据调查统计,定居在菲律宾,包括父祖已歸化的华裔华侨,约为三百万人,遍布各行各业。华族的工廠商铺 ,雇用大量本地技工,家政服务员,自用车司机,大部份亦是菲人,若能真诚相待,如親似友,便能消除种族隔膜。尤其是土生土长的华裔,从小就融入当地社会,参加基层服务,從事政治活动。二零二二年本国大选,好几位华人姓氏的才俊,夺得参众议员,省市首长的席位。这是很好的现象,预示菲华融合的前景光明。有人把海外的华裔华侨,比喻为嫁出去的女兒,他们大部份的心血,已浇灌在移殖的土地,但和娘家尚有割不断的親情。愿意鞠躬尽瘁,充当两国親善的桥梁。
(六)现实与愿景
新冠疫病肆虐了三年,夺走百万条活脱脱的生命。影响许多行业的供应链,導致全球经济萧条,劳苦群众衣食匮乏。由於疫情飘忽多变,各地区防护措施,或严厉,或鬆弛,国际大环境仍处於非常状态。俄乌兵戎相见,粮食和能源运输受阻,物价随之上下波动,升斗小民正挨受着生活窘困的苦日子,国际形势也呈现第三次世战的危机。
菲律宾虽不是核轰炸的目标,却是美国指掌间拿捏的棋子。华盛顿军政大员频繁来印太串门,积极拉拢整合一切亲美势力,可能策划在东亚引爆另一场代理人的战争。老百姓没有阻止战争的权力,只能团结爱好和平的族群,运用舆论的批判,遏制战争贩子撒播仇恨的种籽。
在和平年代,我们可以自由谱写诗歌,敞开心灵,讓灿烂的陽光驱散鬰闷的陰霾。撬開人类智慧之门,通过科学家的手脑,研制各种食用物质,使生活更加富足,还能發明新的医药,促进健康长寿。但此时此际,愿景与现实正反向悖离,某些手握权力的政治领袖,跟搞生产办实业的平民,想法和做法未能相辅相成,执政者好像走上擂台的鬥士,只想降服对手,夺得拳王金腰带。其实大部份观众都不想看到头破骨折的血腥场面,但又无力制止悲剧的發生。现行的法律制度,掌控战争按钮的是政治寡头,道德观念和平诉求均难以制衡,我们只能祈望中菲两国领袖,都是体恤民瘼的明君,勿使南海碧波荡漾的渔场,变成危机四伏的雷区。讓渴望中菲世代親善的华族,能够持续推进文化交流的活动,夯固友好双赢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