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的两面


/于而凡


“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人人都熟悉的邓小平名言。当年这话宣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幕,它暗示中国领导人下决心抛开教条理论而拥抱务实。这话儿放在崇信共产主义的中国,实是大逆不道。虽然在党内受到部分党员的质疑,却是迅速被普通民众接受,这表明它跟中国人的精神有相通处。


邓的“修正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其实不是先例,想当年革命时期,毛主席因为正视中国农业社会的现实后,也曾活用了实用主义,把马列的无产阶级革命教义,修正成小农阶级为主干的中国式革命。所以当建国后经济发展遇到困境,邓也是实事求是,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口号,呼吁大家一起摸索寻出路。中国领导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走向蓝图,而是靠实践来订方针。


历史上的中国,尽管曾信仰各种教义,潜意识里主导的思想一直是“实用主义”。我们可看孔子回答弟子关于生死问题:“未知生,焉知死?”说明了他不愿化精力去关注虚幻世界,而更愿意去解决实在的东西。远离现实的学教,在中国成不了气候,连富于虚幻精神的佛教,最终也让务实的中国人世俗化。中国人可以信万神,只要这神能给自己利益,拜神最终目的是让神去为自己服务。中国人不像别的民族把神与信仰放在崇高地位,得意时可以信儒,失意时信道,绝望时抱佛脚,完全是一种实用主义。


历史上,务实的中华民族就是靠吸纳百川来壮大自身。它从不陷入宗教狂热而作徒劳的消耗。在几次民族危机中,它决断放弃旧理念而积极求变,及时调正方向而获得新生。就是这实用主义,能让中华文明五千年香火不绝,成为地球上唯一持续不断的古国文明。


作为一门正式哲学流派,实用主义(pragmatism)在美国产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约翰·杜威、威廉·詹姆斯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等提倡。美式实用主义对思想界影响虽重大却不长远。在后冷战时代,却又有振兴的现象。在一次演讲中,詹姆斯说,实用主义寻求“通过追踪各自的实际后果来解读每一个观念”。


实用主义也有其负面性。实用主义的功利性让人们重视用,轻视学;孜孜于小技,荒废于大道,放弃了对终极真理的追求。各种基本科学没有在古中国得以发展,也导致近代中国在科技上的落后,这是实用主义起的负面作用。


实用主义也让中国思想家只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而少有思索形而上的哲学,诸子百家中,只有老子是关注这方面。这就让中国的哲学达不到抽象思维的高度。


实用主义让人重物质轻精神,也让中国人极度审慎处处求平衡,而缺乏放纵的文化特征。这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也影响了中国艺术与科技的发展。


其它留言

计数器统计

  • 访客: 3137745
  • 在线: 10

東南亞華文詩人網
www.sea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