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园记 /于而凡
~马拉喀什游记
摩洛哥,这北非国家和西班牙只隔直布罗陀海峡,被称为欧洲的后花园。是欧洲人度假胜地,也是法国大画家马蒂斯的创作源泉。
摩洛哥由阿拉维王朝统治。伊斯兰是其主教。它曾沦为殖民地性质的保护国,被法国和西班牙瓜分,也就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包括生活习俗与建筑。他们似欧洲人悠闲,法语和西语普遍通用。在马拉喀什行走,可见法文与阿拉伯文并列在街道牌名。
马拉喀什Marrakech,摩洛哥重要古都,是第三大城市,人口约有一百万。位于摩洛哥西南部,被誉为“南方明珠”。与世界许多现代都市不同,此地不见白色建筑,全城以泥红色为主调,显示出浓郁异域风情。这城市由麦迪那Medina老区和Gueliz新区组成,新旧区之间有城墙分隔。
老城区中心是整个非洲最繁忙的广场~贾马夫纳广场。从前有商队在广场上倾听说书人,现在多是卖艺算命、角斗歌舞的表演。晚上就成了最火的露天餐厅。
从麦迪那中心广场一步之遥,就可进入摩洛哥最大的柏柏尔人露天市场,SOUK集市场基本覆盖了大半个老区,蜘蛛网的街道,上头蓝天与遮阳木架交错,左右都是贩卖摩洛哥土产与工艺品,最突出的当是地毯与皮革工艺。
摩洛哥地毯蛮有特色,都是不剪毛的毛圈地毯。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用色鲜艳大胆,有土耳其地毯所没有的野性与生机,适用于现代建筑。你在狭窄的巷子里穿越,必会为它们的工艺入迷,可也会在纵横交错的小巷中迷路。时时要依赖手机地图来引导方向。
在这喧哗的集市间游走,我竟偶遇到一座世外桃源:香颂秘密花园(Le Jardin Secret)。这闹中取静的花园,是特异园和伊斯兰园合并而成。前者较小,偏向热带自然,有一幢小巧的朱红建筑。向右转进大花园,园内的典雅建筑美得令人窒息,可说是伊斯兰艺术和建筑的杰出代表。园子的建筑基本是以白米色为底色,左边的围墙,右边的狭窄颇长的城墙,前面的密实建筑,还有后面主要的弧形拱门建筑,都是白米色。就在这底色上,把墨绿,墨蓝与棕木色的重点建筑凸显出来,体现了和而不同。
这花园有400多年历史,十九世纪中期又重建。开放前一直是重要政治人物的家。花园并不大,丛苒的绿意和明镜般的池水,碧绿得像流水的瓷砖主道,还有精致而不夸张的凉亭,和谐得令人身心安宁。想当年,创园者还特从Atlas山脉引水入园。花园后面,还有塔可上去眺望老城。
和2016才开放的秘密花园不同,马若雷勒花园(Jardin Majorelle)早就闻名于游人,这坐落在城墙外的花园,是法国艺术家雅克·马若雷勒(Jacques Majorelle)的作品,在上世纪摩洛哥还是法国保护国时建成,1947年就对外开放。
80年代,马若雷勒去世后很久,法国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与合作伙伴皮埃尔·贝尔杰(Pierre Bergé)接手这花园。凭时装师大名园名更响亮。死后大师的骨灰也撒在这里。而建筑风格新潮的伊夫·圣洛朗博物馆,就在花园隔壁落成。
这是一座独特花园,里头主要的的植物是仙人掌,生机勃勃的沙漠植物王,像图腾柱高高耸立,令人震撼。园中的房屋、走廊的柱子、庭院的地砖、还有喷水池,都以靛蓝为主,这深而鲜的色彩浪漫而神秘,与粗旷的仙人掌交相映,全园显示出野性、躁动而梦幻的气氛,与文雅安详的香颂秘密花园,是全然不同的风格。
就是这两个不大的花园,居然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提起马拉喀什,没想起那些宫廷,我就先想到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