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源头

~旅欧笔记之一

/于而凡

  在重金轰炸中

  歌剧魅影仍在那谴绻

  而在对角唐人街面馆

  我不倦地咀嚼固执五千年

 

  且看咏叹曲怎样从俗

  从悲惨世界走出一路潮流

 

十月底的伦敦,已是寒风刺骨,可市西区Soho的街头,热闹依然。街旁的酒吧,不时传来节拍强劲的摇摆舞曲。而在行人道上,或在大小不一的广场中,流浪歌者用吉他或电子琴,弹唱着摇滚的重金属。

 

流行文化,令这伦敦这英国首府,有着与欧洲别国的大都会完全不同的情调。在巴黎或维也纳,你感受到的是浓郁的贵族闲雅浪漫风情,街头上听不见人声,身穿得体的绅士与淑女在行人道上默默地穿梭,或在露天咖啡座上专注地看书。而在米兰那时装都会,取代贵妇绅士的是穿着时尚得体的年轻人,在秋天里都穿着紧身的黑皮夹克。而在伦敦,你会看到许多身穿五颜六色并很随意的青年男女,拥挤在喧闹的歌吧门口。

 

自从嬉皮士运动崛起于美国,嬉皮文化迅速覆盖全球,英国与美国同时成为这叛逆文化的重镇,萌生了最有代表性的摇滚音乐和牛仔文化。摇滚后来发展成朋克搖滾,1970年代末期,在英國達到鼎盛,也影响了时装潮流。这音乐与时装文化,也散布流行到全世界。

 

我们从亚洲的来的游客,不会在伦敦感到有太重的陌生感,因为在这里显示的,与在全球流行的,基本一个模样。英国如同美国一样,成了世界流行文化的源头。

 

在伦敦,与流行音乐一样出名的,就是音乐剧。现代闻名全球的四大音乐剧:“西贡小姐”,“歌剧魅影”,“猫”以及“悲惨世界”,都是从伦敦走出来的。在伦敦,好多节目都能长年累月公演,就像悲惨世界,从1985在伦敦西区开始演出,至今还没下线。

 

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是并驾齐驱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在这里,林立的剧院,在拥挤的闹区中,与商铺餐馆相比邻。我选择看的悲惨世界,就在唐人街边缘的皇后剧院上演。从我用餐的面馆不过几十步之遥,相当便利。

 

这些音乐剧不同于古典歌剧,不用美声而用流行唱法。虽然用通俗唱法,音乐剧的艺术性并不比古典歌剧低。音乐虽高雅,却更能被当代年轻一代所接受。剧中的悦耳歌曲,好多都已经流行于全球,其流行的广度,是歌剧里的咏叹曲无法相对比。

 

虽然好歌是音乐剧爆红的重要因素,可要推广剧目,单靠完美的音乐显然不够,导演还要在舞台制作方面下功夫与资本。以悲惨世界为例,本来是法国创出的音乐剧目,在法国演出时成绩平平,搬到伦敦给予新的包装后,却一爆而红。

 

也只有美国和英国,能成为流行的发源地。摇滚本来自地下的底层文化,但它们能把它包装,抬成高档消费品上殿堂;相反,音乐剧源自雅乐,而它们却让它从俗,放下身段大众化。就是这两种文化策略,让美英流行文化在全球一支独秀,也成为打造其软实力的最佳武器。

 

 

 

其它留言

计数器统计

  • 访客: 3130428
  • 在线: 6

東南亞華文詩人網
www.sea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