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六行小诗/林焕彰
──摸索寻找东南亚小诗的路向
我所喜欢的小诗,以六行(含以内/以下同)为原则。谈东南亚的小诗‧以我最近所搜集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地区华人出版的个人诗集、诗选集、诗刊、文艺杂志为范围;十月四日,我应邀出席在印度尼西亚棉兰举行的「第二届苏北文学节」、十月十五日在北马巡回讲学期间,临时应邀当「贵宾」出席在吉隆坡召开的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的「第九届全球会员大会」;这两次的文学活动,有机会见到一些印度尼西亚、大马、新加坡、文莱、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喜欢写诗的老朋友和年轻的新朋友,感谢他们热诚送我好多书,我都一一带回台湾,让我有机会看到他们认真写诗的成果,也让我有机会了解当前东南亚国家地区、我们华人诗人写小诗的部分概况。东南亚国家地区,除上述提到的六个国家之外,还应该包括十二月上旬
将在曼谷召开此次「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的主办国泰国,但我必须附带申明的是,我和泰国及马来西亚都有一些好友先后成立「小诗磨坊」,有定期和不定期出版专集,我们同仁近二十位,他们的作品,在这篇文章里篇幅有限,我就略过不谈。
我这回带回台湾的书籍中,有关诗集及期刊、包括:《印华小诗森林》(莎萍主编)、《海庭短诗选》(中英对照)、《文莱河上图》(孙德安着)、《王涛诗选》、《不折的旗杆》(吴岸着)、《渐变了脸色的梦》(王仲煌着)、《王勇闪小诗》、《美的岁月》(曾广健着)、《燃烧的岁月》(李伟贤着)、《摇响明天》(蔡忠着)、《越南华文文学》(季刊、第21期,怀雨主编)、《大士文艺》(半年刊,第1、2期,烈浦主编)等,我就从这些作为资料,从中搜寻探索我所喜欢的小诗以及东南亚小诗的路向。
二
首先,说明「我所喜欢的小诗」,有哪些是我所在意的?我会考量什么?简列如下:1.是否六行(含六行以内)、2.有无新意(创新)、3.有无韵味、4.有无美感、5.有无启发性、6.有无思想性、7.有无感觉、8.有无余味、9.有无意境……
以上种种,越多越好;最少也得要有其中的一两样。依据个人的这些想法,
我谈当前我所看到的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小诗。
三
莎萍主编的《印华小诗森林》,它是2012年4月由印华作协出版,收录印华诗人:狄欧、戈峰、高鹰、顾长福、莎萍、晓星、意如香、雨村、袁霓、钟逸十家诗作,除钟逸三十首外,其它各家每家都二十首,这是近年少见的一本印华小诗的合集。莎萍所谓的「小诗」,十四行含以内都算是;这本《印华小诗森林》,所收的,一至十四行都有,十二行左右的不少,六行及其以内的,大约和其它的数目相当。我只谈六行小诗;六行小诗,在这本书中,有所谓的「一句诗」和「汉俳」的类别(见高鹰作品),我从中要找我所「喜欢」的诗,很有限,只能举钟逸的〈相思的权利〉(p.198为例:
〈相思的权利〉
相思也是需要注册的权利
我已把你的名字用心镂刻
连同自己的名字
并排在圆圆的戒指
而后我们一起融化
在AVE MARIA的歌声里
我喜欢这首诗的理由是:1.有新意、2.有感觉、3.有情意、4.有韵味、5.有美感、6.有余味(有想象空间和意境)等。他还有一首题为〈写诗〉(p.197)的,也值得一谈:
〈写诗〉
把我的羊群赶到大草原
不让牠们跳我无梦的栅栏
当冷寂卷土重来把心占领
一夜的诗情送来你的温暖
我还有好多诗要写
春夏秋冬 天上人间
这首诗,正好可借来和喜欢写诗的朋友切磋,探讨诗该如何写才能写得是诗、是好诗。以钟逸〈写诗〉的想法(诗观)和写法(表现方式),也恰好可以借来谈这本诗集中、袁霓一首〈咖啡乌〉,它不是六行小诗之作,但可变成六行,不仅不影响它作为一首小诗,还可获得更高的诗艺的表现;诗人白灵说:「诗是改出来的。」古人也早已告诉我们「推敲」的必要和重要;而且小诗篇幅小,更要懂得如何处理分行、分段的妙用。袁霓是我们的好友,我想她不会在意我以她的作品为例吧!
〈咖啡乌〉
放些许糖
搅拌
人生就有了甜味
需要多少甜
就放多少
无须在乎
沉淀的苦
咖啡乌
甜或苦
只不过是加糖与不加糖
这首诗十行,我试把它调整为六行,分为三段;不是为「六行」而六行,一切诗的形式,应该因为它的内容需要,而且为了要取得诗的更好的文学艺术成就,必须尽可能做到适当的安排。我调整的六行如下:
〈咖啡乌〉
放些许糖,搅拌
人生就有了甜味;
需要多少甜,
就放多少糖。
咖啡乌,甜或苦
不只是加糖与不加糖!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里的标点,也是符号,要善用它,可以获得文字所没有的、言外之意的好处。
四
接下来,读文莱两本诗集:海庭《海庭短诗选》(中英对照,2009.12.香港银河版)和孙德安《文莱河上图》(2013.6. 汶华作协版)。
《海庭短诗选》的诗,最短六行,但只有〈伊拉克阿富汗人〉一首,少数几首七、八行,大多在十二行以上,有一首长达二十九行,对于「小诗」的看法,海庭似乎不很在意。虽然如此,读他的诗,从第一首〈在兀鹰的肚子里〉开始,一路写来,不难感受到作为一个现代诗人,他是拥有一副珍贵的、悲天悯人的胸怀,写下很多有关「伊阿战争」等悲惨报导,可惜的是,大多诗作未经适当转化,诗质容或有不足的问题,但发自内心的人道主义「爱与和平」的呼声,是非常珍贵的;这世界,如果没有「爱与和平」,人类文明所做的努力、以及文学艺术的种种表现,又有什么意义!
孙德安的《文莱河上图》,六行以内的小诗,有五十三首,约占百分之八十,可说他认同小诗是可以用六行的形式来处理的。可惜的是,我发觉德安是位写小诗的快手,有简洁的特色,但大多缺少转化,也流于直白,成为警句或格言,如:
〈影子〉
有光
你不缺勤
无光
你永不暗码出现
再如一首〈高速公路上〉,有八行,是值得调整为六行,请看原作:
〈高速公路上〉
我是
最不喜欢
早上八点上路
因为
公路上
路没了
高速
不动了
在诗里,「是」和「因为」这类说明性的语词,最好避免;还有,不当的分行,也容易让读者反感,不能不自我约束。我试着为它调整成四行,不仅合乎六行小诗的形式,也多了一些值得玩味的意涵:
〈高速公路上〉
我,最不喜欢
早上八点上路。
公路上,路没了
高速,不高速了!
我试加标点符号,可避免说明词的出现,也可减少浮滥不当的分行。
五
再接下来,读大马王涛的《王涛诗选》(2011.4.憩园丛书)和吴岸的《不折的旗杆》(2013.3.文运企业版);这是一少一老的作品集。
《王涛诗选》,虽有一些小诗合乎六行,但只有七首,要选一首我喜欢的,不容易;虽说是他的诗选,我认为需要好好推敲、再做精选,原因是大多过于直白,又欠缺新意!
吴岸是老友,他的《不折的旗杆》,厚达410页,分「诗篇」和「文论篇」两大部分,约各占一半篇幅;但小诗极少,合六行的,只找出四首;我的老友他好像少写小诗,十来行在他就算是「小诗」了,多的是二三十行以上;当然,这篇短论的用意有限,我还是只谈他的六行以内的小诗,从其中选一首来欣赏:
〈历史〉
不是胸章上夺目的光灿
不是纪念碑俯瞰的威严
不是凯旋之夜的拥抱和狂欢
是狱壁上被抹除了千次后
终又显现的
一痕血影
「历史」是什么?这是很大的课题,岂能三言两语就把它说清楚?但诗人吴岸,他却能用这六行小诗、简洁有力的和我们分享了他的睿智、感悟和看法;这就是诗的魅力,就是人类以血泪所刻划、发展的一部分珍贵「史实」,读来令人震撼!
六
再接读菲律宾的两位中轻代诗集:王仲煌的《渐变了脸色的梦》(2010.1.台北秀威版),王勇的《王勇闪小诗》(2013.2.香港风雅图书版)。
王仲煌的《渐变了脸色的梦》,六行小诗不多,只有六首,但有一些七八行的作品,如果做更妥善的分行,其实也可以成为很不错的六行小诗;以王仲煌清新的诗路,要写小诗也会是一位好手;这里试举他的〈悠闲着,在仲夏的永夜〉一.(p.196):
这莫奈的水榭
悠闲着,进入仲夏的永夜
我们垂钩
观虚无吞吐
牵一些火的落影
钓几种明灭
不仅抒写一种悠闲、宁静的况味,难得的是那份禅味的心境,有空灵的境界。
王勇的《王勇闪小诗》,是他继2010年出版《王勇小诗选》(香港风雅图书版)之后的第二本「闪小诗系列2」;收165首,可谓多产超快的小诗写手。
「闪小诗」,大概是王勇第一个提出的小诗的一种类别,但依我猜想,他这种说法,有可能受「闪小说」的影响;想自创「品牌」是好事,可惜借了别人的创意;有关「闪小诗」的想法,王勇在新加坡烈浦主编的一份半年刊《大士文艺》第一期(2013.),有三则他称为闲谈「闪小诗」的文章,在第一则〈一闪一诗亮晶晶〉里,他开宗明义说:「我为自己的小诗取个「闪小诗」的名称,意谓灵光闪现的诗。」他进一步说:写「闪小诗」,愈发感觉经营一个意象,六行之内的规制已经足够。既然六行已可成诗,何必画蛇添足?」说得很清楚;王勇认为他的「闪小诗」,是在经营「一个意象」,这种说法,可把它当作他的诗观;有什么样的「诗观」,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写得快写得多,都是难得的好现象,可是真正的诗,不只是要「灵光一闪」的东西,写小诗也不能把它当作只是「经营一个意象」,诗应该是一个有机体、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种种人生感悟的沉淀和升华,是「语言的艺术」,还需要「灵光闪现」以及「一个意象」之外的、不只「一个意象」的经营,所呈现的更珍贵的寓涵和意境。
王勇这本诗集里的165首小诗,我一首一首的读了,佳作有一些,却不成比例,精品则更少,这里选他两首和大家分享;
〈代沟〉
爷爷的叮咛
比电话线还长
扯也扯不完
孩子的信息
比胡子短
一扯就断
写出现代人亲情淡薄、疏离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首好诗,我喜欢。但「孩子」的「孩」字,如果不是印错字,我认为改成「孙子」,才能和「爷爷」对应。再读一首:
〈家在海岛〉
没有一把刀
可斩断你的唠叨
唯有冬季
能让流言封口
距离不是两岸
左右都是故乡
想想近代中国人的悲怆流离,及现在两岸微妙的互动,反复细读这首小诗,能不感慨动容乎?王勇能有这样的佳作,要写出更多好诗,应该不难。我的粗浅的看法是,他需要耐性,需要多下些沉潜的功夫,例如〈变化〉(p.170)也是我所喜欢的一首,但还有进一步推敲的地方;请读原作:
〈变化〉
炊烟卷起
地瓜香
现在却只闻到
云的焦味
听到飞鸟沙哑的
抗议
试调整如下:
〈变化〉
炊烟卷起
地瓜香
现在只闻
云的焦味
满天飞鸟沙哑的
抗议
类似的例子不少。接下来有一首满特别的〈轮回〉诗,不能不谈;
〈轮回〉
一杯茶 在等一个吻
一个吻 在等一口井
一口井 在等一朵云
一朵云 在等一个梦
一个梦 在等一个人
一个人想喝一杯茶
这是一首非常奇妙的有禅意的诗,可不断延伸循环「轮回」,甚至可以把它一行一行拆开,将每行的第一个语词当作那一行的题目,那么每一行都可以独立自足成为一首典型的「闪小诗」。例如:
〈一杯茶〉
在等一个吻
〈一个吻〉
在等一口井
〈一口井〉
在等一朵云
〈一朵云〉
在等一个梦
〈一个梦〉
在等一个人
〈一个人〉
想喝一杯茶
这样不是很空灵、很有禅味吗?这才是真正的「闪小诗」,六行也就不宜称为「闪小诗」了。
七
接下来要读的是越南三位年轻诗人的三本诗集和一本《越南华文文学》季刊第21期(2013.7.15);
曾广健《美的岁月》(2011.5.11文化文艺版),收录小诗数量不少,大约一百五首(含一行诗)以上,约占这本诗集的三分之二强;这么多的六行小诗,我都读了,可惜没找到一首我喜欢的;有这数量的作品,应该也算「多产」了!他有一首题为〈多产〉(p.074)的作品,「后记」注明:「读某多产作者的作品后引起反应。」我想他手中的这面镜子对自己来说,应该也用得着。因为他的作品,大多流于直白,无独特「诗想」,缺少新意和现代感,旧词汇、概念化、抽象语词太多,缺少形象化的诗的语感,是致命伤!必须赶紧脱胎换骨。我们看他〈多产〉是怎么说的:
本来精神可嘉
只是产品
毫无营养
居然洋洋自得地
口沫横飞
贩卖着自己的
膺鼎「品牌」
浪得虚名
真的值得警惕的。
蔡忠《摇响明天》(2011.12.世界出版社版),收录六行小诗约一百三十首,其中称为「微型诗」二三行的较多,近百首;其它七八行以上、十来行的也不少,我只读六行的。蔡忠的「微型诗」,有较多人生感悟的表现,文字也较为成熟凝炼,这部分也有较多灵光的闪现,但总觉类似「格言」,韵味有限,我喜欢其中两首:
〈月台〉
泪花在咫尺
又绽开
〈规范〉
规行矩步
未破茧成
蝶
这样的作品才具有诗的韵味,有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李伟贤《燃烧岁月》(2009.6.世界出版社版),合我要谈六行小诗只有七首,所以就没什么好谈的。
《越南华文文学》季刊第21期,发表的诗作不多;少数的几首六行小诗,也没有我所喜欢的。
八
新加坡的《大士文艺》半年刊第1、2期,两期所刊载的新诗,大约四十首,我所想谈的小诗、有曦林、北雁的几首,可惜没找到我喜欢的。倒是第2期有马来西亚女诗人张依萍一首〈浮城〉,十一行分为三段;虽然它不是我要的小诗,但其中第一段四行,我认为足够成为一首小诗,而且还是满好的一首小诗,请看:
梦里
一脚踩空
的是
云
这不是很特别吗?小诗就要有如此给人惊心动魄的新感觉、新表现,才能抓住读者的心。
九
写到这里,我还是不能忘怀、错过机会,说说我去年七月在曼谷、意外惊喜获得的泰华著名小说家司马功的六行小诗集《听月》(2012.5.泰华文学出版社);我说「意外惊喜」,是印象中,我从来没看过他发表诗,而这本诗集,也正是他出版了二十四本(散文、小说、评论等)丰硕著作之后的第一本诗集,而且收录的都是二至六行的小诗集;近两百首。这能不让我惊喜吗?其中精采之作,美不胜收。这里,我不妨多选几首和大家分享:
〈小贩遇雨〉
叫卖声被雨声打湿
屋檐下小贩与两只竹筐
呆成一个小字
午夜雨停了
回家的担子
更重
〈水布〉
一条水布
裹着几个梦
漂浮在老妈妈的
泪珠中
红头船
白了
〈鸡之梦〉
雄鸡在梦中
被闹钟叫醒
月亮为它饯行
雄鸡哥哥
跟 板桥茅店
一起退休吧
〈E-MAIL〉
雁不到
无视绿衣人来与不来
弹指间天涯咫尺
可伊妹她
板起面孔方方块块
咫尺更天涯
〈找到了家吗〉
寄居蟹又搬家了
拾贝壳的人问
你找到了家吗
〈青梅竹马〉
久别的梅子
黄了
还是酸溜溜的
昔年的竹马
秃了
给你当手杖吧
司马攻的小诗,是有新意的;善用意象,有鲜活的形象语言,有灵活的分段,跳跃性强,富语言张力。小诗,正需要这样,写得有新意,有情意美,有禅味、有诗味、有境界,才好;越多越好。
我欣赏司马攻的小诗,希望喜欢写小诗的朋友们都别错过品赏他的小诗,以他的作品为借镜。近十年,我在泰国、马来西亚、台湾,先后和诗友们成立了三个「小诗磨坊」,共同推动六行小诗的写作;我们的同仁已超过三十位,我希望我们同仁也都能以司马攻先生的作品为榜样。
十
我不是「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成员,这次能有机会参加「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大会」在曼谷举行,一次可见到来自东南亚七个国家的诗友十分高兴;这要先感谢主办单位的邀请,又安排时间让我向大家报告这篇短文,提出有关小诗的想法,和大家切磋;我只是诚恳的以一个写作者的经验、说说个人浅见和想法,希望互相共勉,为我们大家所喜爱的小诗共同努力,力求精进,继续不断的创新,探索小诗的新美学,建立世界华文小诗的辉煌殿堂。
祝福与会的每一位诗友,和所有喜欢写小诗的同好。
(2013.11.22晚上.台湾新北市汐止研究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