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德与正义/于而凡

 

 

几月前,关于政变集团的消息轰动印尼社会。首先透露这资信的是美国记者阿岚*乃仁(Allan Nairn)。

 

阿岚是知名政治调查记者,其新闻报道曾获许多奖状。他作了许多世界各地反人权的报告,重点放在受美国外交政策所影响的国家,如海地,危地马拉,东帝汶等。就是因为其东帝汶报告,他曾给苏哈多政权逮捕入狱。

 

2014年,印尼正在举行总统竞选,阿岚突然公开了他在2011年访问总统候选人之一的谈话记录。从中,可获知这前将军的法西斯言论,也知道他对自己那些违反民权之行为做的辩护。

 

这访谈,当时是在不许发表的协议下进行。阿岚把这记录公开,是违反了新闻报道业的准则。他自己在新闻发布会说,他那样做是为了更重大的事,他要印尼人们获得正确的资讯而不选错领导人。比起选错总统,他认为犯规相对是小事。

 

这令我想起多年前轰动全球的斯诺登事件。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2013年6月,他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美国政府通缉,随后飞往俄罗斯避难。

 

比起阿岚的犯规,斯诺登闯的祸显然严重得多。作为国家情报局职工,把机秘向外透露不仅是叛其机构,也是叛国。斯诺登表示 :我知道此举会让我受难,但如果此举能让联邦政府违反宪法的密令、支配我所深爱世界的不平等赦免曝光出来,我感觉值得。对美政府的秘密监控工程,他感到良心不安,为了揭露它,他愿意牺牲颇高年薪和舒适的生活。

 

他父亲说儿子是背叛受雇的政府,但不背叛美国人民。曾向《纽约时报》透露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丹尼尔艾尔斯伯格说斯诺登为这民主体制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以公民身份为国甘冒生命危险,显示战士勇气。挪威前部长索赫捷尔曾推荐他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获得了美国山姆亚当斯道德奖与挪威比昂松言论自他获由奖

 

职业道德与正义诉求的矛盾,呈现在多个领域,探讨善恶最频繁的宗教界也无法免疫。就如那天主教神父,应如何应对犯重罪者的忏悔告白?若依宗教规律,他应该严守忏悔者的秘密,可是彻底的保密也让他无法协助警方破案,也无力警示社会去预防将发生的罪行。

 

我们也知道法庭里职业准则最严格。辩护师一接受案件,就要全然站在被告者一边,为被告获取最大利益,不管所维护的人有无罪行。证明罪行是检察官的责任。可是面对正义,辩护师的心灵难道就没有挣扎过?

 

1979年美国电影伸张正义(And Justice For All),就深刻探讨这问题。故事主角是一名正直的律师,他试图挑战司法界贪污腐败的歪风,为市井小民伸张正义,一位无情的法官,却以藐视法庭的罪名将他拘禁一天。一日,这法官因强暴一名年轻女孩被逮捕,特求男主当他辩护师。男主陷入道德与法律的困境,伸张正义还是职业操守?他要如何打这场官司?天平一端是事业一端是良心。

 

身为司法人士,律师接受案件本无关正义,所以在法庭上,男主角一直在压抑着自己,强撑着完成辩护者的角色。可到最后,这位拥有正义感的律师,还是选择说出真相,不去保护当事人,而去维护正义。他违背了律师的守则,会受惩罚吊销执照。然而他问心无愧,因为他捍卫了司法的原本精神:伸张正义。

 

这部电影让我们反思,当职业道德与正义诉求相冲突相矛盾,我们将选择哪一方?答案并不简单,事有大小轻重之别,人们的天平,全靠每人心中各自的喜恶尺子,以及公与私在心中所占的份量。

 

 

 

 

其它留言

计数器统计

  • 访客: 3137737
  • 在线: 5

東南亞華文詩人網
www.sea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