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埠情懷

/劉為安

 

          我遷居第七郡南西貢十八年了,每次經過堤岸第五郡十一坊吳權街、陳興道大道豪仕坊一帶,總有絲絲的懷念。

          1975年南方解放,祖國統一。第一年南北議事,通過將越南民主共和國改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同時將堤岸、西貢、嘉定省轄各市鎮重新劃為24郡縣,並命名為“胡志明市"。

      市政府第一步在百廢待興中恢復工商業、發展經濟,提高民生。可在包給制度的管理下,工業、經濟受到很大的限制,原物料欠缺,萬事起頭難。

          1986年國家三成經濟尚未解困,當時我任華光電機合作社主任,直屬郡聯合社管理、工廠設在吳權街79號和陳興道大道216號,屬豪仕坊範圍。

            我的副主任兼秘書“強兄"是經濟大學畢業生,人際關係很好,處事通情達理。當一切物料缺乏的時候,我和他每每於三更半夜跑到老遠的邊和、同奈、平陽各大工廠去扣門,希望各廠長、經理同情,供給我們一些銅線、釸片、磁片,好讓我們能繼續生產。每次簽到合同,我們都喜出望外,回程精神抖擻,春風滿面。

          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統一後,一切原輔料,如銅枝、銅線是從蘇聯進口,其他釸片、磁片是捷七、匈牙利、德國等援助。可原輔料往往後援不繼,各大工廠被迫停工,我們一些生產戶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在這情況下,我們惟有跑到各廢料廠去尋找資源。凡可加工的銅枝、銅線、釸片、磁片,我們都買回來加工,應付市場的需求。

          在艱難奮鬥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了一段時間。後來國家進行改革開放,外資投入,各家工廠能自主,經濟起步,商業開始擴大,且有向外發展的優勢。這時我們的資源已銷到北部中區。社員們穩定了生活,人人自喜。

          正當我們的產品一帆風順的時候,在新舊機制的矛盾,青黃不接的客觀環境下,首先我們吳權街79號大工廠被市國家地產局回收且拍賣給某少將的女兒作為私寓。不久,陳興道大道216號也給某領導看上,雖經我們的長年鬥爭,並得到郡各部門的支持,工廠雖然保住了。可長年的人力物力減少,社員無心生產,在人事與經濟的壓力下,要恢復生產遇到很大的困難。迫不得已,我於二千年結束華光合作社,清理稅務後遷到第七郡南西貢生活。

          事情十八年,物換星移,多少新人換舊人,每次回堤岸經過吳權街、陳興道大道豪仕坊一帶,仍然見到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令人懷念不已!

 

 

其它留言

计数器统计

  • 访客: 2977940
  • 在线: 82

東南亞華文詩人網
www.sea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