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樹 /藍翔
緬甸的季節,總不像國外那樣四季分明,但卻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大致上它是以暑季、雨季和冬季來區分的。暑季熱、雨季潮、冬季冷。不管國內外每到冬季,梅樹、李樹和桃樹一般都是落葉凋零的時刻吧!
門前這棵李樹,記得起初是種在盆中,但不知何時,它跳出了盆的範圍,而植根於地上。一直以來,筆者多數時間盡都出門在外,雖然偶爾回家,也很少注意到它的存在。自從去年十二月始,筆者就謝絕了一切需要外出的工作,只想過過品茶、弈棋、看書、寫作的優雅生活。直到這時筆者才留意到門前這棵已長有十來尺高的李樹。
因適逢冬季,整棵李樹一點綠意的裝飾都沒有,看起來沒有任何生氣。接下來幾個星期裡,綠色的小嫩芽、花苞兒從褐色的樹皮裡擠了出來,附在光禿禿的枝上,準備釋放生命賦予它的能量。直到花苞兒在枝上展示它白色的新裝,小嫩芽不甘示弱的也伸出雙手迎向陽光,好像在對陽光說:“來吧!太陽”,這時整棵樹又充滿了盎然的生機。
它不像梅花,三蕾五瓣那樣的井然有序,也不像紫檀(勃道)花,束束金黃那樣的香溢四野,但它卻有自己特別的地方‘點點雪白簇枝頭,陣陣暗香繞院庭’。
過了不久,白色的花朵片片謝了,綠色的葉子長滿枝頭,整棵樹一片翠綠,這個時候,若不仔細去看,很難發現葉子底下已結有李子。一顆顆青色的李子在翠綠的葉子底下並不顯眼,直到果子成熟才看清一顆顆紅色、黃色的李子。
看著這一棵從光禿禿的枝子長葉、開花、結果,不禁心有戚戚焉!今天有很多人經過努力後有一點小成就,就自認不可一世、目中無人。哎!人若如此實在可悲。若能像這李樹,在經過嚴冬後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後,願意把果實藏在葉子下面,等到成熟時,才把最美好的果子呈獻人們。這李樹值得我們學習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