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距离 /林锦

 

 

我凭着心里的一张地图,寻找自己的路。

 

现实生活的地图,摆在餐桌上,不摆在心里。色调灰暗,简简单单,画着一个小小的地方。路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扯不断的线,有时笔直,有时蜿蜒。路旁的风景,动的,静的,似乎永远都没改变。地图,摆在餐桌上,几十年。日日,夜夜,沿着地图上固定的路线,来,回,奔波。

 

心里的地图,色彩缤纷,广阔无边。有天空,有海洋,没有边界,没有终点。地图的路,用心去画。在心里,画了又擦,擦了又画。画了十几年,终于,画出风景的十天,十天的风景,文学的风景。

 

地图上,第一个着色的地方,是香江。不能没有大屿山,不能没有九龙的香港。这一回,远赴的是天水围,一场文学盛会,静静地开在新界的偏北地方。那是七月一日,世界各地爱微型小说的人,都站在天水围,围着已光荣回归的地图。

 

下来几天,徜徉在天水围和周边的路上,或者,让小巴,让港铁测量天水围和元朗、和湾仔、和钻石山的距离。脚印,遗留在地图上的星光大道上,然后,从赤柱大街,走过浅浅的浅水湾,爬上激光引路五光十色的夜的太平山……

 

又是天水围,在会场巧遇锺子美,一个认为从前天上有两个月亮的诗人。他给了我们一张地图,上面写满散文诗,摆在海鲜餐馆的圆桌上。围着地图的,是夏马、是子美、是昭华、是海若、是文榕……用散文诗描绘的星星点点。是隔天吧,子美用船做笔,用散文诗做颜料,在一片绿色的伶仃洋上,画了一条海浪都喜悦欢唱的航线,带着我们,从伶仃洋这头的新港城码头,到伶仃洋那头的九洲港。上岸,是渔女望断情侣路的珠海。

 

迎接我们的,竟然是个海边老人,他从博客里走出来,变成俊秀潇洒的散文诗人钟建平。伶仃洋真神奇,我们刚在那一头,讲着天花乱坠的小故事,转过身来,背着伶仃洋,在这一头,吟诵着悠悠扬扬的散文诗。

 

餐馆也很散文诗,你听过吗?磨磨坊?右岸–雨果?一群诗人在磨磨坊磨了一个晚上,都打烊了,步缘、雕龙、剑文还兴致勃勃,服务员却疲惫地坐在房外,不忍心打断朗诵散文诗的乡音。有人提议,把雅兴带到海边,走出了磨磨坊,才警觉天色已全黑。我们明早要匆匆上路,寻觅心中的地图,大伙儿便告别了散文诗。

 

 

告别野狸岛,告别珠海,匆匆上路,匆匆踏上归途。一路上,把心中的风景,偷偷地夹在笔记本里。然后,把现实生活的地图,倦倦地摊开在餐桌上。明晨早起,得仔细丈量,地图上短短的路线,还要来回地走多少年。

其它留言

计数器统计

  • 访客: 3132022
  • 在线: 5

東南亞華文詩人網
www.seacpw.com